找到相关内容2884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现代著名佛学家王恩洋先生

    第八章“斥外”,述孟子对战国时代诸子学说之批评。第九章“尚友”,赞先圣之德行,明孟学之起源。第十章“传承”,言孟子之所教,道孟学之流派。该书与《大学新疏》等一起由文教研究院印行。11月,他应邀去重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5173556.html
  • 学诚法师:社会福祉与佛教慈善

    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五、中华文化久传扬,佛教慈善行世间  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可上溯到三皇五帝,他们以德行感召天下,为民众建立福祉,可谓中华民族慈善文化的源头。...

    学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5773564.html
  • 基本哲学问题——试论牟宗三哲学的儒佛会通

    的问题,世界的实存预设于一个创生原理的理性构作之中,如果牟先生探讨儒学体系中如何藉气概念以与诚体良知独体德行天等共同构作实在世界的整体创生历程,那么这之中便出现了宇宙论的问题意识,这样的义理建构仍然是...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5073960.html
  • 惠洪文字禅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最长意味着最重要,但惠洪代作答书的确非同寻常,在《林间录》客观记叙的背景中,这封书信的主观申说显得如此突出,而以下的言论尤其值得注意:王公大人之阅天下士,非必龙章玉山,其必先以言语。言语者,德行之候,...

    周裕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3474540.html
  • 甘肃宋金墓“二十四孝”图与敦煌遗书《孝子传》

      甘肃宋金墓“二十四孝”图与敦煌遗书《孝子传》   魏文斌、唐晓军、师彦灵   (《敦煌研究》1998年第3期)   “二十四孝”作为中国传统儒家孝道文化的典型人物,备受历代统治者的提倡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崇敬,史书中有大量的孝子孝女传;墓葬中有雕刻精美华丽的孝子故事图;敦煌遗书中有不少孝子变文;佛教经典中也有歌颂孝子德行的写经,这一切构成了古代儒家文化的核心――孝道。甘肃境内已清理发掘的...

    魏文斌、唐晓军、师彦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074870.html
  • 《破除邪说论》——索达吉堪布

    其后,一位罗汉比丘带领五百个眷属安住于王宫外。此罗汉比丘相貌庄严,又具圣者之德行,很多人渐渐都对他生起了极大的信心,并开始日渐对其多方供养承侍。此时,王宫里那位法师则为失去昔日的名闻利养而苦恼不已,他...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62276320.html
  • 四圣谛

    皆应完成之生活方式,唯有八正道才能净化众生的身心。它是一条通过德行(戒)、理性(慧)与精神净化(定)而走向体证世间实相的途径。 ...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71976359.html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浅释--净慧法师(末法众生必读之一)

    识,没有一点文化,却能把一些人身上的仙弄走,是她的德行和功德令人佩服,才能让大仙高高兴兴的离体。所以善心感天动地、龙天护佑、大慈大悲,聪明里面无慈悲。善念、善言、善行,是静坐产生禅的辅助条件,善言、...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73376375.html
  • 道宣与长安社会

    。六人俱为名传海内之学问僧,各有专长,其中洪遵学有所承,专以《四分》为业。洪遵人京后,极力倡导宣扬《四分》,以至《僧祗》渐不闻于关中。至智首,亦专《四分》,且著作累累,德行亦高,僧俗两界共所钦仰,《四...

    王亚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30278298.html
  • 正史中的唐五代禅宗史料——略论社会思潮对史书编纂的影响

    不可违也。”竟不度岭而死。天下乃散传其道,谓神秀为北宗,慧能为南宗。   初秀同学能禅师,与之德行相埒,互得发扬无私于道也。尝奏天后请追能赴都。能恳而固辞。秀又自作尺牍序帝意征之。终不能起。谓使者曰:...

    饶宗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1178546.html